桃園縣會稽國民小學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實施計劃
-
依據:
-
桃園縣政府94.5.4府教體字第0940119039
-
本校校務發展計劃
-
目標:
-
目標說明
(一)配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「永續發展行動計劃」,達成「綠色校園」目標。
(二)透過整體規劃與重建,有效利用學校現有空間,改善學校教學環境,賦予新生活力,並落實綠色建物概念,以達環境保護之效。
(三)結合課程統整,落實永續發展之觀念。
-
達成目標之限制
(一)本校為老學校早期建校欠缺整體規劃,校園建築佔校地面比例大,校園綠地及透水面積相對較小,發展生態教學園區需要發費較多心思。
(二)學校水電支出龐大,節能設施改善有發展的空間。
(三)校園師資培育困難,課程推動困難。
-
預期績效指標及評估基準
推動校園環境局部改造,以達成永續發展之綠色、生態、環保、健康、節能、省源永續發展之目標。
(一)建制綠色校園學習環境,致力於環境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育的合理經營,以促進校園永續發展。
(二)綠色校園空間建築,提供環保乾淨之優質學習環境。環境倫理與主動積極的環境行動,以提升校園及社區之生活環境品質。
(三)推動綠色生活教育,落實環境責任之校園生活。
(四)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綱要,結合鄉土教材及環境教育,研發綠色教材。
(五)培養師生愛護環境,尊重自然,養成珍惜資源、節約能源、惜福、愛物的生活習慣。
-
學校現況分析
-
學校概況
-
設校源起:
1.民國四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創設東門國校會稽分校。
2.民國四十四年八月一日奉准獨立為會稽國民學校,並派原分校主任邱垂統先生為首任校長。
3.民國五十七年九月一日奉令校名改為桃園縣會稽國民小學。
4.會稽國小創校至今逾五十一年。
-
校地面積:
本校緊鄰桃園市春日路邊校地坐落桃園市春日段大檜溪段詳如表列:
地 號 |
面 積 |
所有權人 |
管 理 人 |
登記日期 |
春日路段283地號 |
921.17㎡ |
桃園市 |
會稽國小 |
69.07.08 |
春日路段284地號 |
5584.90㎡ |
桃園市 |
會稽國小 |
69.07.08 |
春日路段285地號 |
6360.54㎡ |
桃園縣 |
會稽國小 |
93.07.14 |
春日路段286地號 |
2743.57㎡ |
桃園縣 |
會稽國小 |
93.07.14 |
春日路段511地號 |
31.01㎡ |
桃園縣 |
會稽國小 |
84.12.14 |
合計總面積15641.19平方公尺 |
校地現行使用狀況
使 用 項 目 |
使 用 面 積 |
合全校校地比率 |
校舍所佔地基 |
4100平方公尺 |
26.21﹪ |
全部校舍建築面積 |
11138.77平方公尺 |
71.21﹪ |
通道使用面積 |
171平方公尺 |
1.09﹪ |
運動場面積 |
4320平方公尺 |
27.61﹪ |
遊戲休閒區面積 |
2600平方公尺 |
16.62﹪ |
停車場面積(不含地下室) |
2124平方公尺 |
13.5﹪ |
禮堂 |
1500平方公尺 |
9.5﹪ |
其他 |
826平方公尺 |
5.2﹪ |
-
校舍使用情形
建築年月 |
間數 |
建築面積 |
建築年 |
有無使用執照 |
堪用情形 |
普通教室 |
2 |
180 |
57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1 |
90 |
58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1 |
90 |
59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1 |
90 |
61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3 |
270 |
64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6 |
540 |
65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2 |
180 |
67 |
有 |
可 |
普通教室 |
4 |
360 |
69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4 |
360 |
75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9 |
810 |
78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12 |
1080 |
79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6 |
540 |
80 |
無 |
可 |
普通教室 |
2 |
180 |
91 |
有 |
可 |
行政室 |
9.5 |
855 |
54-67 |
無 |
可 |
圖書(館)室 |
4 |
360 |
91 |
有 |
可 |
輔導室 |
1 |
90 |
91 |
有 |
可 |
健康中心 |
1 |
90 |
77 |
無 |
可 |
諮商室 |
1 |
90 |
91 |
有 |
可 |
專科教室 |
4 |
540 |
81 |
無 |
可 |
專科教室 |
4 |
360 |
91 |
有 |
可 |
視聽教室 |
3 |
270 |
78 |
無 |
可 |
新視聽教室 |
1 |
180 |
91 |
有 |
可 |
樓梯 |
18 |
可 |
|||
會議室 |
1 |
90 |
77 |
無 |
可 |
廁所 |
5 |
可 |
|||
廚房 |
1 |
240 |
85 |
有 |
可 |
警衛室 |
1 |
30 |
82 |
無 |
可 |
儲藏室 |
1 |
35 |
60 |
無 |
可 |
教室不足0間
-
學校規模:
目前全校計普通斑38斑,資源班2班,啟智班1班,幼稚園2班,學生共1173人﹔另附設補校分校3班,全校教職員工76人。
-
學區分布
里 別 |
涵蓋範圍 |
里 長 |
里 別 |
涵蓋範圍 |
里 長 |
春日里 |
全部 |
呂梅玉 |
大興里 |
5至7、10至18及22、24鄰 |
游萬得 |
自強里 |
8、9鄰 |
邱清元 |
新埔里 |
7至20鄰 |
郭雲輝 |
會稽里 |
全部 |
鄭麗花 |
汴洲里 |
2至28鄰 |
楊鑫坤 |
寶山里 |
1至7鄰 |
謝進中 |
-
校舍配置圖
詳見附件(一)
-
實施辦法
-
成立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推動小組:
召集人 校長 |
顧問 學者專家 社區資源 |
執行秘書 訓導主任 |
空間管理組 總務主任 事務組長 文書組長 出納組長
|
課程教學組 教務主任 教學組長 資訊組長 設備組長 註冊組長
|
執行推廣組 衛生組長 訓育組長 生教組長 體育組長 1.校園環境衛生推展 2.資源回收與利用 3.學生環保稽查組織
|
社區資源組 輔導主任 輔導組長 家長會長 家長會年級執行長
|
-
實施原則
(一)成立推動組織:成立本校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推行委員會,由校長擔任召集人主導學校永續規劃。
(二)長遠通盤規劃:以三年期程為目標,以循序漸進為原則,全面考量綠色學校的四大面向。
(三)處室協調合作:原則上,由校長主導,教務處主導「校園環境教學」;訓導處統籌「校園環境政策、生活環保實務」;總務處主導「校園空間建築與環境管理」。輔導室主 導「社區資源」各處室間充分溝通,彼此支援。
(四)上下並行推廣:由行政部門策劃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的計劃與活動,同時鼓勵、推動老師們自發性的研究與教學,相互激盪出創意,協商出最具永續意義的教育活動與教學。
-
三年計畫
時 間 |
預 定 目 標 |
101年 |
以綠色校園為規劃概念,建構校園新風貌。
以生化助劑分解污水,污水處理後回收再利用,提供全校師生舒適乾淨之學習環境。
|
102年 |
(1)低年級:認識定點(花圃、水生植物池、校園植物、教室、遊戲區、廁所) (2)中年級:針對校園生態分部及建築進行資源調查或校園地圖繪製活動。 (3)高年級:將認識範圍擴大到社區,配合鄉土特色,進行踏查校外教學。
(1)認識校園植物,建立教學資源檔案。 (2)配合各年及相關課程,添購與環保議題相關之圖書,及繪本以利環保議題之融入教學及閱讀教學之推動。 (3)資源回收之融入學校課程,實施教學。
(1)消除學校環境髒亂,維護環境衛生,另訂整潔競賽細則。 (2)加強校園美化、綠化工作及維護。 (3)實施【垃圾分類、資源回收、垃圾減量】工作。 (4)加強環保意識與教育工作。
本校於九十四年十一月校園整體規劃執行完畢後,達成校園植物多樣化目標並建立綠色地圖。
於水源進水塔前先進行過濾再分送至各蓄水塔,提供學童乾淨無虞之飲用水。
9.廁所改建工程 |
103年 |
以生化助劑分解污水,污水處理後回收再利用,提供全校師生舒適乾淨之學習環境。
|
101年8月 ~103年7月 |
1、將全校劃分若干整潔區域,分配各班保管維護。 2、招募環保小義工協助環保工作進行。 3、定期實施大掃除及及消毒工作維護校園之整潔。
1、維護時間為每天整潔活動時一併實施,午休時間另與加強。 2、維護工作項目如下:膠水、鋤草、修剪花木、鬆土、施肥…等。 3、各班陽台佈置盆栽,維護運動場及四周草皮維護。 4、定期粉刷牆壁、門窗。 5、定期修理校園內公物及維護。
1、將垃圾分類為資源、非資源等類,並告知學生處理方式。 2、辦理資源回收工作,加強向學生宣導。 3、除了在校徹底實行,並於校慶日當天擴大辦理宣導回收資源之重要性,可辦【跳蚤市場】交易舊物,使學生培養珍惜物品的好習慣,而以達到垃圾減量為目的。 4、學校垃圾按日清理,辦公室及教室接設置回收桶三個及一般垃圾桶,回收紙類、保特頻、鋁箔包、鐵鋁罐,其餘垃圾放入一般垃圾桶內,用專用垃圾袋打包好集中送到垃圾場。 (四)加強環保意識與教育工作: 1、透過各科課程教學和環保相關內容,隨時落實餘生活中,並提供環保常識。 2、各處事文物之材質英使用低污染之材質,如使用再生紙,避免購買免洗杯及保利龍物品…等 3、節約用水、用電,隨手關水、關門。 4、維護重於打掃,不亂丟廢棄物,隨手做環保。 5、定期檢修管線改善大小便器沖水系統,節約用水用電。 6、透過教學研究會及觀摩研習,提升學校教師及工作人員之環境知識與教學能力。 7、鼓勵教師進行環境教育研究並充實教學資源及設備,發揮學校整體教育效果。 8、適時施行各項推展之活動,如利用班會討論,組織環保小義工,聘請專家專題演講,集會或相關課程加強宣導,舉辦有獎徵答,製作海報標語,適時張貼提醒師生做好環保。 |
-
預期成效
一、配合學校願景、課程目標與師生需求,將學校建築設備改良綠化,積極推動校園永續經營。
二、經由教育過程,讓親師生體會永續精神與環保生活的重要性,從課程中思考學習,由日常生活中力行實踐。
三、引進社區資源,相互交流,由社區幫助學校教學,並且由學校發揮教育影響力,促進社區的永續精神與環保實踐。
四、定期檢視執行成果,持續修訂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計劃,逐步落實永續發展的理想目標。
-
本計劃呈校長核准後實施,修正亦同